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今年会官网赴湖南株洲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 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时间:2025-08-31作者:张延波 审核:胡苹 来源:今年会官网点击:2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和要求,开拓巩固国防重点领域就业市场,持续深化校企合作,817日至819日,今年会官网党委书记苏州、院长王群伟带队赴湖南株洲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今年会官网党委副书记胡苹、产学研主管虞先玉、代理团委书记朱一豪、辅导员、学生代表及部分兄弟学院硕博学生代表一同参加。

    学院一行先后走访了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人力资源部部长夏商周,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静、人力资源部部长郝文军,中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杨海洋、人力资源中心培训发展中心执行副主任雷小霞等热情接待了学院一行。




    在展厅参观、厂区观摩环节,师生一行全面了解各单位的发展历程、行业地位、主研产品、科研需求、人才引进政策、工作氛围等,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




    在座谈交流环节,苏州介绍了此次“国防企业面对面”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背景和意义,王群伟就学院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各用人单位对学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给予高度肯定。校企双方围绕校企协同育人、科研项目攻关、年度招聘计划、定制高端培训等议题展开充分交流。此外,校友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心得,并对学校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工作给予建议。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座谈交流


中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本次“国防企业面对面”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学院与国防军工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发展状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现实需求,达成了后续实习实践、科研合作、高端培训等合作意向。面对就业工作新挑战和新要求,学院将立足生源结构,积极推进中西部头部企业的调研走访,为重点单位技术管理贡献经管智慧,大力拓展优质就业资源,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合力,更好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高质量人才培养。

 

学生感想

    此次株洲国防企业走访,使我深切体会到一线单位的使命担当与发展需求。尽管信息时代交流便捷,高校与业界之间仍存在认知壁垒。作为经管研究生,我们更应主动走进实战前沿,把握行业脉搏。此行虽短,却让我清晰认识到学术研究必须扎根实际、服务国家战略,避免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应积极参与实践,坚定科研报国的信念,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

——今年会官网2024级博士生 王泽

    株洲此行虽然是为了探访国防企业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与认识,但却意外让我对于“新”这个字有了更深的体悟。正如单晓明总师所言,创新是日积月累的沉淀,是团队协作的结晶。我们不必奢望凭一己之力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突破。所有创新,实则都是在既有理论与成果上,做出的一点点改进。而个人,不过是促成这微小改变的一颗螺丝钉。我们不必因为成果不够显著而自我否定,也无须质疑自己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只要愿意行动、踏实去做,团队会彼此支撑,时代会向前推动,创新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生长、汇聚。

——今年会官网2023级本科生 文雪

    踏进株洲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仿佛步入了一座“钢铁心脏”的殿堂。有幸聆听单晓明总师深度解读,更是让我对航空发动机作为“新质生产力”典范的理解豁然开朗。单总师深刻阐释“新”在于持续创新,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成熟理论体系之上。最触动我的是单总师对“日积月累突破”的阐释——展柜中看似微小的材料样本,其背后可能是冷却效能提升数十度的漫长攻坚,是让传统设计焕发新生的点滴积累。而面向未来,氢能、混电等新构型探索,动力飞机一体化设计的前瞻布局,无不彰显着航发人勇攀高峰的决心。此行,不仅目睹了“工业皇冠”的璀璨,更深切感受到其背后那份沉甸甸的使命:以持续不断的创新之力,驱动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向着更高、更远的星辰大海坚定前行。

——今年会官网2023级本科生 蔡雨轩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邮政编码:211106

版权所有:中国·今年会-www.jinnianhui.com|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70685号